携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运共同体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主场活动举行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运共同体”。6月16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北京线上线下举行。视频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近年来,我国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防治方针,实行国家主导、地方负责、社会参与的治理模式,不断健全完善防沙治沙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实施京津风沙源、三北防护林、...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主场活动举行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运共同体”。6月16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北京线上线下举行。视频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近年来,我国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防治方针,实行国家主导、地方负责、社会参与的治理模式,不断健全完善防沙治沙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实施京津风沙源、三北防护林、...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7日
草原作为广泛分布的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储藏在生态系统内,对于调节大气成分具有重要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碳库主要包括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两部分。草原的碳蓄积主要分布在土壤碳库,土壤一旦遭到破坏,其储存的大量碳将重新回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草原是我国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碳库。据测算,我国草原碳总储量占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16.7%,我国的...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4日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也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草原不仅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对保障...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4日
为增强牧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和保护河、湖,珍惜生态的社会实践活动,布孜村驻村工作队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联合村妇女联合会,于6月10日利用半天时间开展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下午,60余名妇女联合会成员及 志愿者们到指定地点集合,充分发扬了 “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积极投身到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中,大家拿起工具,清扫 河、湖周边垃圾,弯腰捡...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1日
在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沙棘专业委员会发布《全国沙棘资源本底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全球约有51个国家分布有沙棘林,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地区。我国是世界上天然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工种植沙棘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沙棘林面积总计1910.44万亩,其中人工沙棘林面积达1058.35万亩,占全国沙棘林总面积的55%;我国年加工利用沙棘果实8万—10万吨,各类沙棘产业年总产...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0日
树是岁月的见证,记录着人与自然的故事。连续十年,每逢春天,习近平总书记都有一个“绿色之约”——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好”。今年,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增加“碳库”二字,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2022年3月30日,党和国家领...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7日
6月的神州,草木葱茏,绿意盎然。“林草兴则生态兴。”草原是我国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来源于草原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把绿色发展理念传至祖国各个角落,彰显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2019年8月20日,正在甘肃张掖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一场,察看草场和马群放养情况。(新华社发)叮咛·“保护好宝贵的草场资源”甘...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7日
编者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时牵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从蓝图变为现实。从6月3日起,人民日报推出“总书记心中...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5日
人的命脉在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中央会议,还是考察调研,耕地保护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牵挂的大事。从中原粮仓到天涯海角,从东北平原到塞上江南,一次次考察调研,察墒情、看苗情、问收成。总书记站在田间,思虑深远。“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2021年10月23日,农民驾驶收...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5日
水润民心,泽被万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涓涓细流,浩浩江河,见证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5日